• <td id="400ec"><rt id="400ec"></rt></td>
  • <td id="400ec"><kbd id="400ec"></kbd></td>
  • 知企商務
    知識產權

    座機:

    手機:18980966726

    接聽時間:24小時

    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英語:Intellectual property),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主要分類有: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版權)等。

    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后出現的,最近幾年才變得常見。簡稱IP。

    基本定義

    知識產權運營

    1、知識產權是由特定的國家機關,依據特定的法律,對特定人的符合特定條件的特定的發明創造和可識別性標記,經過特定的程序而授予的受特定保護的有特定激勵效果的特定權利。該定義具有如下幾個特點,九個特定(特定國家機關、特定法律,特定人、特定條件、特定發明創造和可識別性標記、特定程序、特定保護、特定激勵效果、特定權利) , 基本上涵蓋了知識產權的所有內容。

    (1)明確了知識產權權利主體、客體的要求特定的人是指知識產品的原創主體和繼受主體。特定的條件是指知識產品的“知識性”和“產品性”特征。特定的發明創造和可識別性標志是指具有“知識性”和“產品性”特征的最后客體。

    (2)明確了知識產權產生的法律依據。知識產權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權利的法定性和授予性,即特定的國家機關依據特定的法律,經過特定的程序而授予的特定權利。知識產權機關就是知識產權認定、授權、管理和保護的國家機關。在中國就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國家版權局;日本是特許廳;美國是專利商標局;英國是專利局。特定的法律就是產生知識產權的國內法、國際法的依據。特定的程序就是知識產權產生的過程,例如專利權產生的國內程序和國際程序,商標專用權產生的國內程序和國際程序。

    3)明確了知識產權權利的特殊性和保護的特殊性。知識產權權利與其他實體權利有一定的區別和聯系,知識產權是一個權利群或權利體系。例如中國版權法中著作權就有至少18種權利。而侵權的表現在商標法中就列舉了13種,版權法又有19種之多。由此,知識產權保護也有別于其他權利,這類權利更為復雜,需要特定的審判機關和特定的保護。

    2、知識產權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所創造的知識產品依法所享有的權利。該定義明確了如下幾個視角,也多是一般意義上知識產權的定義。

    (1)明確了知識產權的權利主體作為知識產權的權利主體(包括原始主體和繼受主體)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單位。這也是我國法條上通常采用的表述。在法條上多用公民,但鑒于公民(具有某國國籍的人)沒有涵蓋著作權法中無國籍人,故本定義采用自然人表述 《著作權法》第2條:保護的范圍包括無國籍人,故本書采用“自然人”。

    (2)明確了知識產權的權利對象該定義采用了概述性的描述,即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以及等類(除此以外的)領域所創造的知識產品,該知識產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質產品,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知識產品非實踐認識和經驗,而是指人的智力創造性勞動成果——智力成果。它的含義是特定的,如著作、發明創造、技術、商標標識、設計,法律才能賦予所有人以法律意義上的產權,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智力成果時的專有權和排他權。

    基本價值

    商業價值知識產權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它可能帶來巨大的收益。也就是說,一旦你擁有的某項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版權或者技術秘密等得到應用,那么就會產生經濟效益,這就是知識權帶來的財富。

    知識產權的應用可以由權利人自己來做,也可以由權利人收取轉讓費或許可費,許可或者轉讓給他人來做。世界上有許多著名商標都具有巨大的價值。2000年世界知名品牌價值第一的“可口可樂”,價值達到726億美元?;哲浌久械诙?,品牌價值702億美元。國內價值最高的“紅塔山”品牌價值439億人民幣。世界知名的快餐企業“麥當勞”憑借它的品牌,在全世界開了數萬家加盟連鎖店,造就了無數的百萬富翁??梢哉f,這些知名品牌的價值,往往是有形資產所無法比擬的。所以,有人說,商品有價,商標無價。商標本身就代表市場競爭力,是一種無可替代的財富。發明創造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一些優秀的發明成果能造福人類,而且也給發明人帶來巨大的收益。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進行了千余項發明和實驗,獲得1093種美國專利。他對社會的貢獻,使人類改變了自身生活的方式。同時,他從發明創造中也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例如,他的“增加話筒音量”的發明就獲得了10萬美元的專利使用費。促進創新知識產權,其實就是用法律手段來占有知識資源。知識權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專有性,也就是說,權利人取得了知識產權以后,除了權利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規定外,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都不得擁有或使用該項權利,否則構成侵權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知識產權制度其實就是通過在一定時間、一定地域內對給予發明創造者的其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使發明創造者獲得利益回報,從而激勵發明創造者的積極性。大家想一想,如果你費盡心血取得的發明創造得不到法律保護,別人可以無償地仿制或使用,那么你還會有積極參與性再去進行下一個發明創造出嗎?所以,知識產權制度可以保護發明的創造者的合法權益,激勵創新活動。知識產權制度的另一個作用,就是保護和促進先進的技術產業化。例如,對人類文明進程發生過巨大作用的蒸汽機、電燈、電話、復印機等發明,都是專利技術,并迅速產業化,為這些技術的推廣創造出了條件。計算機軟件的版權保護,也是近幾年來產業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原因。

    知識產權制度的其他作用,還包括:有利于實現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有利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有利于吸引境外投資;有利于開拓國際市場。

    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對于人類的繼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類的進步和福取決于其在技術與文化領域取得新的創造成果的能力,而知識產權制度鼓勵和保護創新的宗旨對于人類發明創造活動的繼續進行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

    第二,從法律上對這些新的創造成果予以保護,可以鼓勵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鼓勵額外的資源投入到發明創造活動中,從而實現進一步的創新。

    第三,保護知識產權可刺激經濟的增長,近年以來很多新興產業(如信息產業等)的發展都是受益于知識產權保護。

    基本特點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知識產權具有專有性,也稱為壟斷性、排他性,即除非權利人同意或許可或法律規定,任何其他人都無權享有。這種專有性表現在:

    第一,知識產權權利主體的專有性。指知識產權的授予只有一次,知識產權的主體是特定的,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能享有這項權利。權利人壟斷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第二,知識產權權利客體的專有性,從事智力創造活動極為艱苦,一旦成果落入他人之手,便很快傳播,被他人復制、利用,因此,對同一發明創造或可識別性標志,被授予權利只有一個客體。第三,知識產權權利內容的專有性。權利人對自己的知識產權權利,可以由本人行使,也可轉讓或許可他人行使,但這些權利具有穩定性和可授予性特征,具有特定的內容。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知識產權作為法律確認和保護的一種專有權利,在空間上的效力是有限的,受國家領土限制,具有嚴格的地域性。

    目前,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促進了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使知識產權制度逐步統一化、國際化。在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時期,沒有地域性有利于發達國家將不發達國家的智力成果拿過來進行復制、利用、經營,不受他國法律禁止,實現“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強盜的信條,而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梯度的問題,無法消化或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需要知識和時間的積累。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地域性又危及發達國家的利益即有形財產沒有嚴格的地域限制,原則上有域外效力。即一項有形財產到了他國境內,權利人不會喪失財產,只要他國法律承認,也能得到他國沖突規范保護,而知識產權由國內法調整,一般不發生域外效力。發達國家便迅速拋出法律,強化地域性,保證其不喪失攝取高額利潤的機會,《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1883年)、《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1886年)、《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1887年)即在此歷史背景下由發達國家發起并簽訂的盟約,這有利于發達的工業國家而不利于發展中國家。因為具有國際經濟技術壟斷能力的智力成果,90%集中在工業國家,國際知識產權公約只能認為是法律上的平等而事實上的不平等,也是東西方矛盾、南北方癥結的一個重要內容。

    知識產權的時效性知識產權的時效性,是指知識產權在時間上的效力限制。知識產權中財產性質的權利受法律保護,在時間上不是無限的、永恒的,而是有一定的期限,這種期限稱為保護期或有效期,即知識產權只在有效期內才受法律的保護,期限屆滿即進入公有領域,知識產權成為整個社會的財富。時效性制度是在保護時間過短,不利于激勵發明創造,如永久占有,對社會公眾不利的兩難境地時均衡與協調的結果,即一定度的時間限制,有利于鼓勵競爭。時效性制度成為世界普遍采用的制度?!吨腥A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從申請之日起計算,發明專利權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為1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也規定:注冊商標保護期為10年,自核準注冊之日起計算,期滿可以續展?!吨腥A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也規定:自然人作者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死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而作者的人身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卻沒有時間限制。

    知識產權無體性有體是指有實體的存在,人們可用五官觸覺去認識,如土地、房屋等。無體是指無實體,只有一種擬制的物體,是一種知識產品。廣義的無體產權不僅只限于對知識產品所享有的權利,還包括因債券、商業票據、合同文件、股票等產生的權利。對作品、專利、商標、發明、發現等產生的權利只是無體財產權的一部分。人們對作品、專利、商標、發明等享有的獨占權、專有權,稱為知識產權。

    無體與有體相比有兩個區別:

    第一,無體財產往往要通過特定的申請、審查、批準或登記手續而取得或確認,而有體財產權則依據法律事實而產生,例如購買、贈與等;

    第二, 對有體財產的侵害行為通常表現為毀損或非法占有,而知識產權侵害行為往往表現為剽竊、仿冒等。

    戰略意義

    知識產權戰略是一些國家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對提升國家競爭力有很大的作用。

    1979年,美國政府提出“要采取獨自的政策提高國家的競爭力,振奮企業精神”,并第一次將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從此,知識產權戰略成為美國企業與政府的統一戰略。美國在知識產權的法律上進行了一系列的修訂和擴充。1980年通過《拜杜法案》,1986年又通過《聯邦技術轉移法》以及1998年的《技術轉讓商業化法》。

    1999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美國發明家保護法令》,2000年10月眾參兩院又通過了《技術轉移商業化法案》,進一步簡化歸屬聯邦政府的科技成果運用程序。此外在國際貿易中,一方面通過其綜合貿易法案的“特殊301條款”對競爭對手予以打壓,另一方面又積極推動世界貿易組織的知識產權協議的達成,從而形成了一套有利于美國的新的國際貿易規則。與此同時,美國同時非常注重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如美國CHI研究公司的“專利記分牌”系統,運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科學論文和專利指標進行研究,現在已經被許多國家使用。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區金豐路6號量力交易大廈B座1602
    電 話:     手機: 18980966726
    Copyright?2016 zhiqicd.com.ALL.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33480號-1
    国产亚洲学生不卡观看
  • <td id="400ec"><rt id="400ec"></rt></td>
  • <td id="400ec"><kbd id="400ec"></kbd></td>